“虽然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产值巨大,但多以中低端产品为主。”昨日在广交会上,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(医保商会)西药部副主任曹钢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,行业出口多以一次性耗材等为主,靠量大赚盈利。昨日接受记者采访的广交会参展商基本认同,并表示,高额的出口退税对他们获益不少。
出口多以低附加值为主
记者了解到,我国在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方面,产量一直居世界前列,但高端产品出口占比就很低,我国80%的医疗器械厂商均为年销售额仅几百万元的小企业,产品大多附加值较低,主要包括一次性输液器、卫生材料、医用导管、普外科器械等。
医保商会统计近两天广交会医疗器械类出口情况显示,5月1日至5月2日,广交会医保馆总计成交额8844.12万美元,累计比去年春交会增长7.64%;而医疗器械中数一次性耗材同比增长最多,达64.53%,成交额为2092.05万美元。
对此,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参展商表示,“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目前销路尚可,但其盈利空间逐渐缩小,且来自越南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同质化竞争压力不断加大,赚钱不易。”
高附加值产品将成新动力
不过记者也了解到,麻醉机、彩超机、红光治疗仪等高端医疗设备成为广交会三期医药展区新亮点,受到来自欧美、东南亚等地的客商青睐。